《一千零一夜》中译本版本比较

《一千零一夜》流传至今,版本众多,故事大致相同,篇幅却长短不一,内容也多有出入。其中,由埃及政府于1835年在开罗发行的“布辽格本”(又做“布拉克本”),被公认为是《一千零一夜》最完善的版本。

《一千零一夜》中译本也较多,主要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三卷本《一千零一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名著名译”系列《一千零一夜》和译林出版社2001年出版《天方夜谭》,以及后来花山文艺出版社和宁夏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的李唯中译本。其中,流传最广的自然是人文版的《一千零一夜》。

但很可惜,人文版和译林版都是选译,不是全本。人文版两个版本都是翻译大家纳训所译,其中,2003年版是从纳训后来翻译的六卷本中选录的,所以有一些三卷本中没有的故事。译林本则是由多位译者合译,也有一些故事是两版人文社的所没有的。

宁夏版和华山版是李唯中根据“布辽格本”翻译的全译本,其中,宁夏版按传统的分夜叙事,花山版不分夜,按逻辑编排,这是两个最大的区别。目前该书均已绝版。

2023年4月5日更新:

1、目前纳训翻译的《一千零一夜》全译本已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极力推荐,可以点击此处前往查看

2、李唯中全译本分夜版目前也有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喜欢一千零一夜的书友不可错过,可以点击此处前往查看(手机打开可前往京东领取本站书友专属优惠券)

3、作为日常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纳训节译的《一千零一夜》也是足够的,可以点击此处前往查看

一、人文版的“洁本”和译林版“删减本”

《一千零一夜》中译本版本比较

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中译本版本比较

译林出版社《一千零一夜》

很多人看的都是人文社纳训的译本,所以感觉这部阿拉伯民间故事真是纯纯的可爱,现在想来又觉得是纯纯的奇怪:一部千百年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集怎么就没有一点儿低级趣味的黄段子?《聊斋志异》里的黄段子还比比皆是呢,难道阿拉伯人民是一群“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看了译林的新译《天方夜谭》后,终于明白了人文社的是“洁本”。

试举一例,《脚夫和巴格达三个女人的故事》:

人文版(纳训译):

她听了很高兴,站起来,拉着我的手,跨过一道拱门,来到一间小巧别致的浴室里。她坐在一个褥垫上,叫我坐在她的身旁,拿麝香糖水喂我。(P271)

译林版(葛铁英译):

见我同意,她高兴极了。于是,她站起身拉着我的手,我们一起穿过一道拱门,走进一件造型别致的浴室。我们各自脱下衣服。她走到池中坐在台阶上,然后招呼我过去坐在她的旁边。稍顷,她端来一碗麝香糖水送到我嘴边给我喝。(P93)

人文版连脱衣服也不允许,因为这有着强烈的性暗示。译林版的虽然脱了衣服,但其实也有删节,“稍顷”两字露出了痕迹。

看来原本的《一千零一夜》更加的质朴可爱,还是很值得我等这些“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读的。

纳训是翻译《一千零一夜》的大家,但他在《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一篇中就有两处翻译有误。当然我没有原文,更不懂阿拉伯语,但是通过对比译林版中收录的李唯中的译本,按逻辑推论得出的判断。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并没有被世上公认的《一千零一夜》善本开罗“布辽格”本收入,身份有些可疑,但确实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故事。纳训的翻译错误一是关于匪徒找到阿里巴巴的时间,二是关于第39和第40名大盗的下场。

关于匪徒找到阿里巴巴的时间,纳训的译文是这样说的:

匪徒找到缝合高西睦尸体的裁缝,裁缝对匪徒说:“昨天,我坐在一间黑房里,把一具尸体给缝合起来了。”(P117)

按此说法,匪徒在高西睦葬礼后的第二天就找到高西睦的家,第五天38个大盗就来到了高西睦的家去杀阿里巴巴。可是阿里巴巴是在葬礼后,“四十天的孝期过了”(P116),才娶了高西睦的妻子为妻、并住到高西睦家的。所以“昨天”的说法逻辑上不通。

看看李唯中的译文是怎么说的:

匪徒找到缝合卡西姆尸体的皮匠,皮匠对匪徒说:“前些天,我还在一间黑洞洞的屋子里,给人家缝合了一具碎尸呢。”(P456)

“前些天”是个含糊词,老皮匠将四、五十天前的事说成“前些天”符合他略带自得的心态,逻辑上就通了。

关于第39和第40名大盗的下场,纳训的译文是这样说的:

匪首重罚那个被指为虚报情况的匪徒,当众把他拘禁起来。……匪首怒不可遏,大发雷霆,把第二个差役又拘禁起来。(P119)。

随后的文章里就再也没提这两个被“拘禁”的大盗了,阿里巴巴的女仆只杀死了38个大盗,那俩个大盗竟不知所踪了,不合常理。

看看李唯中的译文是怎么说的:

首领示意手下人将那个进城探听情况的盗匪拉出洞外杀掉了。……盗匪首领回到山洞,怒不可遏,大发雷霆,下令处死了第二个探匪。(P458-459)。

李唯中说这第39和第40名大盗被匪首提前“处死了”,于是后面发生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纳训译成“拘禁”明显是错了。

读出了这两点儿意思,勾起了我阅读《一千零一夜》足本的兴趣。上网搜了搜,发现李唯中依开罗“布辽格本”译出了足本的《一千零一夜》。

二、李唯中“足本”

《一千零一夜》中译本版本比较

宁夏人民出版社版《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中译本版本比较

花山文艺出版社版《一千零一夜》

李维中1998年完成的足本,按照序中所言,他按照开罗1835年出版的“布辽格本”,几乎没删减原著的和谐细节,还把之前没有人翻译的几个低俗故事一并翻译,可以说,李唯中版是个满足强迫症需求的版本。

不过真的那么容易满足,就不是强迫症了,李维中版也有很多版本,有前面提到的花山版、宁夏版,还有台湾远流版、南海版…这些版本之间又该怎么选择呢?

我个人的意见,远流版资料太少,不予置评;南海版价格最低,但是印刷质量似有问题;大部分人还是纠结花山版或者宁夏版,两者的出版时间花山版在前,宁夏版在后,文字有细微不同,但不影响阅读理解,除此之外还有这些不同。

花山版:不分夜,诗句仿照我国古体诗翻译。

宁夏版:分夜讲述(粗略记录了国王的行房频率),诗句是按照现代诗进行翻译。

三、《一千零一夜》一些经典故事的真伪

小时候读《一千零一夜》,最经典的几个故事主要有阿拉丁、阿里巴巴、甚至还有辛巴达的故事,但其实这几个故事都不存在于原始版的《一千零一夜》。那么,这几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源自何处呢?

辛巴达的故事相对较晚,没有出现在最早的第十四世纪的手稿中,而是出现在第十七、十八世纪收藏品中。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是由欧洲的翻译家,加朗(Antoine Galland)加入到《一千零一夜》中的。加朗是十八世纪的法国东方学家,可能在现代的叙利亚从阿勒颇听过这样的口头形式中东的故事。目前,已知最早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均源自Galland的法语版。美国东方学家邓·肯麦克·唐纳德曾经在博德利图书馆发现了一个黑色的阿拉伯文手稿中包含这个故事,然而,这后来被发现是伪造的。

《阿拉丁》的故事同样并未在最早的版本中出现,而是在1712年的新版故事集中首次出现。后人从加朗本人的日记中了解到:加朗是从一位叫迪亚布的叙利亚人那里听到了这则故事。随后编入了书中。据推测,当时加朗已经将所有的故事手稿准备好,但出版商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擅自加入了土耳其地区流传的轶闻。这件事激怒了加朗,也促使他挖掘更多的故事为未来的出版做规划。而阿拉丁故事很可能改编自迪亚布本人的亲身经历。直到1993年,他的回忆录在梵蒂冈图书馆被发现。而他本人白手起家的故事实际上可能就是阿拉丁故事的灵感来源。像阿拉丁一样,迪亚布想拥有一个市场摊位;像阿拉丁一样,他渴望成为社会上层的一部分。这一切都发生在他身上。一次偶然,他在法国认识了另一名探险家保罗·卢卡斯,随后年轻的迪亚布被拉进了卢卡斯寻宝的旅程,就像阿拉丁一样。 最终,他也在法国遇到了加朗,并讲述了神灯的故事。之后加朗整理出版,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阿拉丁的故事。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书话

印度梵语文学:古代文明世界中的一颗明珠

2022-8-8 10:39:37

译本比较

《呼啸山庄》6种译本对比

2022-8-8 11:09:5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